admin 发表于 2018-8-24 09:32:00

从《菊与刀》了解日本的国民性格

提到日本你会想到什么?礼貌,狂热,武士道,军国主义,极致,隐忍,变态...从历史溯源看,日本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但面对这个邻居我们始终觉得有很多地方难以理解。最近在得到听了《菊与刀》让我对日本的国民性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在这里分享一下。

《菊与刀》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·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美国政府委托,为处理战后对日处置策略而作的研究报告。没想到此书著成后,对日本国民性格剖析的如此深刻,甚至日本人都会通过这本书来了解自己民族的性格特征。那《菊与刀》剖析的日本民族是怎样的性格气质呢?概括的说主要有三点:报恩文化,耻感文化和善恶观念。

1. 报恩文化报恩,在许多民族文化中都存在,但很少有像日本这样,把报恩看作沉重的心理负担,整个民族都在小心翼翼避免让别人背负恩情。比如日本人坐公交很少会让座,过去我们觉得这是日本人比较自立,不喜欢被看作弱者。或者日本社会人情冷漠。但《菊与刀》告诉我们,真正的原因是日本人在避免让别人背负恩情。对日本人来讲,突然受到生疏者的恩是最讨厌的事。除了警察以外,任何人随便插手都会使对方背上恩情。明治维新以前,日本甚至有一条法律规定:“遇到争端,无关者不得干预。”为什么日本人会觉得报恩的负担如此沉重呢?因为日本人一旦背负恩情会竭尽全力,毫无原则地去报恩。最典型就是他们报答皇恩。在古代中国,虽然我们也经常说皇恩浩荡,但那是有前提的,皇帝必须是位仁君。如果皇帝昏庸无道,别说报恩,直接推翻取而代之都是很常见的。但日本人对待天皇完全不是这样。他们是毫无原则的忠于天皇,报答皇恩。所以历史上中国这边经常会改朝换代,而日本天皇却是万世一系。

2. 耻感文化日本一直是自杀率Top10的国家,每年每10万日本人中有24人自杀。过去我们认为是因为日本社会压抑,心理扭曲而选择自杀。当然这也是一部分原因,但更底层的原因是日本人敏感的耻感文化。要想了解日本的耻感文化,需要先了解西方的罪感文化。两者主要区别是对待“罪”的态度截然不同。西方人做错了一件事,不论别人是否知道,他们都会产生一种罪恶感,并强调内心的忏悔和赎罪,这是罪感文化的表现。但是耻感文化就不一样,他们不太讲究一件事本身的是非,而是看重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羞耻感。换句话说,如果别人不知道,不去羞辱自己,就可以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,而不会自己主动地忏悔和赎罪。所以,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以后,他们想的可能是极力先掩饰和否定,避免让别人知道。二战后,德国人能深刻反省自己的战争罪恶,但唯独日本人不行。就是因为德国属于罪感文化,而日本人属于耻感文化。敏感的耻感文化,让日本人对名誉极度珍惜。为了名誉他们宁愿压抑天性,甚至生命。比如说,妇女在分娩的时候不能大声喊叫,男人对于痛苦和危险必须镇定自若。洪水冲到村庄,每个持重的日本人要自觉带好必须品,爬上高地,不能乱喊乱跑,张惶失措。美国作家约翰.赫西的《广岛》这本书中有一段描写在原子弹爆炸中的日本人的表现。书中提到被火大面积烧伤的人在求救时的恭敬态度让人震憾,“如果可以的话,你可以救救我吗?”,当民众给他们水喝时,他们的脸上露出微笑,点头致敬。那么多伤员一排排躺在地上,一声不吭,没有人抱怨。这真是令人震惊恐惧的场景。因为对名誉的极度珍惜,日本人对侮辱的反应特别激烈。在他们看来,哪怕是个杀人犯都可以原谅,因为杀人犯只是杀害肉体。但是嘲笑者是不能原谅的,因为嘲笑者杀害的是别人的心灵。心灵远比肉体重要。所以嘲笑是最恶劣的罪行。面对侮辱,日本人是一定要复仇的。跟日本人打交道一定要避免嘲笑和侮辱。

3. 道德观念日本的道德观念中是没有强烈的善恶观的。因为他们觉得日本人民族天性是善良的,善恶论的道德律不适用于日本。那些之所以强调仁义道德国家,是因为他们的劣根性需要用这种善恶论的道德观念加以约束。
       日本人对感官享乐特别宽容。在日本人看来,肉体根本不是罪恶。追求肉体的快感没有任何可以感到羞耻的地方。他们把肉体感官的享乐看做艺术一样不断学习。正是这个原因,日本才有发达的色情产业。
       日本人一方面培养肉体享乐,另一方面又规定不能纵情沉溺于享乐。他们把履行义务当做人生的最高任务。一旦有所需要,他们可以随时放弃所有肉体的享乐,去完成自己的使命。
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从《菊与刀》了解日本的国民性格